无线中继和无线AP的区别
在无线网络中,无线中继(Wireless Repeater)和无线AP(Wireless Access Point)的作用和使用场景常常被混淆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功能及区别,以下将从定义、工作原理、应用场景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。
文章演示是以梅林系统基于华硕系统的改版,其实常规路由都有这样的功能比如OpenWRT或者iStoreOS以及更专业的DDWRT的为中继而生的万能中继,可以更好的拓展我们的网络使用环境。当然了我也也可以使用WDS那也更为的方便,包括视频也是各种使用环境使用方法给小伙伴做一个实操作为演示。
遇到视频无法打开与播放可以到我的YouTube频道搜索即可
一、定义
- 无线中继
无线中继是一种设备,主要用于扩展现有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,无线网络传输距离是有限的。它接收来自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,然后将信号放大并重新发送,使得原本信号较弱或无信号的区域也能获得无线覆盖。一个无线信号无法覆盖到较远的地方,或者远处的信号太弱,你希望能把信号增强并延伸过去。添加一台无线路由器,放在信号中间强度位置,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上一个路由,那么这就称之为无线中继。 - 无线AP(无线接入点)
无线AP是一种提供无线网络接入的设备,它通常连接到有线网络,并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,使无线设备能够接入网络,,此设备相当于一台能发射无线信号的“交换机”,它只负责将无线数据传输到网关(路由器)。 - 通常人们所说的无线 AP 设备,特指各品牌商定制的产品,一般无法单独使用AP本身是没有路由的功能,需要搭配指定的无线 AC 设备,做地址协议的管理与地址派发。





二、工作原理
- 无线中继的工作原理
无线中继通过与主路由器建立无线连接,复制和放大主路由器的无线信号,从而延伸覆盖范围。它并不直接连接到有线网络,而是依赖无线通信来实现连接。 - 无线AP的工作原理
无线AP需要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或交换机,接入到有线网络。然后,无线AP将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,供无线设备使用。
三、应用场景
- 无线中继的适用场景
- 需要扩展无线网络覆盖范围,但无法布线的环境。
- 家庭或办公环境中存在无线信号盲区,例如房屋面积较大或多障碍物。
- 无线AP的适用场景
- 办公楼、大型商场、校园等需要提供高密度无线覆盖的场景。
- 有线网络已经覆盖但需要无线接入的环境。
四、优缺点对比
特点 | 无线中继 | 无线AP |
---|---|---|
优点 | – 易于部署,无需额外布线 – 成本低 | – 稳定性更高 – 网络性能更强 |
缺点 | – 网络性能会因信号中继略有下降 – 依赖无线信号质量 | – 需要布线,部署复杂 – 成本较高 |
覆盖范围 | 扩展现有无线网络 | 新建无线覆盖区域 |
适用环境 | 适合家庭或中小型场景 | 适合大型场景或有布线条件的环境 |
五、选择建议
- 如果你的环境中存在无线信号盲区且布线不便,无线中继是一个简单、快捷的解决方案。
- 如果需要高性能、稳定的无线网络,并且已有有线基础设施,选择无线AP会更合适。
六、总结
无线中继和无线AP虽然都用于扩展无线网络,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不同。理解二者的区别,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,从而优化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性能。
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无线中继和无线AP的不同之处!